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古文特辑 | 王瑾:《木兰诗》:唯有木兰坟不改,青山独自属峨眉

王瑾 跨界经纬 2022-12-18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及时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将从课本剧《木兰诗》和影视剧《花木兰》两方面展开,去探寻花木兰的故事。





一、课本剧《木兰诗》




《木兰诗》是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的课文,而“英勇杀敌”“木兰立功”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在讲授这节课时,许多教师也做过课本剧的尝试,但大多数形式是让学生先演课本剧,老师再讲课。这样下来,有一定效果,但出现演、讲分离的情况,表演容易流于形式。本课本剧将采取以表演为切入点,用对表演的评价串联起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木兰诗》课本剧教学。



(一)、再现情节,掌握字词



在学习课文之前,事先让学生自主预习,根据课文内容,准备剧本。学生通过自行编写剧本,对文章内容较为熟悉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联想与想象,对情节进行合理的改编。[1]比如:为了表现木兰行军征途之艰辛,在表演行军时,不仅要在讲台前面跑一圈,还要再绕着教室跑一圈;为了表现对花木兰女儿身份的惊叹,在她回家打扮后出来见伙伴时,可加一句“同行这么多年,万万没想到木兰竟然是女儿身!”这些细节的加入,让情节更加完整,故事更具真实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组将排练的内容呈现给其他同学,通过表演这种直观的视觉呈现,学生不仅了解了故事内容,而且对情节的印象深刻,便于后面教学的开展。



接下来让学生分组探讨同学表演的台词、情节是否符合原文,这就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去看人物各自涉及到的情节的文字。而在这时,一些细节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细节处,往往也是文言知识要重点掌握的地方。[2]比如有同学指出在演绎“当户织”时,扮演木兰的同学选择在教室门口表演,做到位了。但在表演“出郭相扶将”时,木兰父母的扮演者只是走出了家门,这里的“郭”是指“外城”,而表演者却理解成“家门”。在指出问题后,可以借着这个时机,让表演的同学再来表演一下这个动作,进一步加深对“郭”这个字的理解。有同学提到花木兰细节处理得好,比如行军万里奔赴战场那个情节,她有骑着马回头望的动作,符合木兰对亲人不舍的心境。在表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时候,学生没有充分理解这句话,表演有些单薄,此时教师就带着同学理解这句话,指导应该怎么演。学生通过探究得出该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翻译为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该句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所以表演时要增加一些打仗以及战死沙场的情节,教师让学生再次示范表演,加深印象,通过指导,学生不仅理清了主要情节,还掌握了文章的重要字句。



(二)、评价表演,品评人物



一般的课本剧教学模式,是将课本剧表演作为情节展示呈现给大家的,但这没有充分挖掘出表演的价值。而围绕表演的评价,不仅是参演者希望听到的,而且也能调动观众的兴趣与热情。表演后,可以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谁演得最好?学生肯定会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依据是什么?什么样的表演是好的表演?学生进一步明确感情是否投入,在言语、动作、心理等方面是否表现到位,台词是否恰当等。带着这样的评价标准,教师再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检验他们最初的答案是否准确。这就激发了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课文的兴趣,很自然地学生会关注到文章中的情节,甚至是细节,对人物形象也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3]


课本剧《木兰诗》 视频源于网络

在前面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再一次让学生探究表演者在表演时是否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学生通过再次回归文本,去归纳概括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进而做到评价有据。[4]有同学评价花木兰演得好,在刚得知可汗点兵时,木兰来回踱步,再三叹气,把她对父亲和家庭的担忧表现得很到位;在去买马时,木兰精挑细选,体现木兰积极从军的态度;在家人送别时,花木兰一步三回头,将她对家人的不舍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奔赴沙场时,她面色严肃,表情坚定庄重,克服艰苦的作战环境,充分体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而最后立功还乡时,面对皇帝的奖赏,她一口拒绝,表现出木兰淡泊名利的一面;当花木兰归乡时,仔细地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演绎出花木兰可爱少女的一面。无论是表演者的语言还是动作,都展现出了花木兰的风采。又有同学谈到皇帝,认为表演者最棒的地方是演出了皇帝的威严,尤其是在被花木兰拒绝高官俸禄后的表情,惊讶中带着一丝不悦,非常到位。表演者在表情的处理上很好地展现了人物性格。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学生在探究中深入地去品评人物形象,将课本剧表演与人物形象分析有机结合了起来。



不仅该课,其他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也可以用课本剧教学的形式,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表演课本剧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以这种形式为切入点,围绕表演合理地提问、评价,让演和教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本教学与研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文言文,在活动中真正有所得,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寓教于乐。[5]




二、影视剧《花木兰》




电影《花木兰》改编自我国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1998年由迪士尼公司出品,耗资 1 亿美元历时两年完成,全球票房高达3亿美元,是跨文化动画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木兰诗》它并没有全盘的接受,它继承了《木兰诗》的整体框架,对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细节等都有了一定的改造与创新。这部影片结合了中西方元素以及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两者既有碰撞融合也有超越创新。时隔20年,迪士尼决定把动画《木兰》变成真人电影再次向世界推出,定档 2020年 3月全球上映,这当然是呼应全球市场对以花木兰为典型代表的中国题材的兴趣与热度。[6]


《花木兰》动画片段 视频源于网络



(一)人物形象



电影并没有改变花木兰的人生历程,男扮女装,替父从军,英勇无畏,战胜归来,衣锦还乡,广为流传,电影展现的突出的是她的性格。从电影的一开头,就能从她做“三纲五常”的小抄,行为不拘小节,大大咧咧,能骑马去相亲,去相亲之前,父母的担忧,毛毛躁躁把相亲会弄得人仰马翻等细节皆能看出,影片从开始就塑造了一个不拘小节的女主角形象,并为后来替父从军做了铺垫。在替父从军的过程中,她虽然害怕冒名顶替的事情暴露,但义无反顾;虽然混入军营中,各种男子习性令他看不惯,但也咬牙忍受;在训练过程中,她因为是女子,天生力气小,没功夫技巧,受到同行的排挤,完不成各项任务,但他咬牙坚持,永不言苦,彻夜练习,成为第一个负重爬杆取箭之人,得到了队友的尊重 ; 在男性遍布的军营里,从未暴露自己是女子的身份。这一系列的事情无不展现突出了女主角自信勇敢,智识与毅力兼备的性格,没有因自己是女子就低人一等的想法。不仅远远异于其他女子,甚至还有超越男性之意。甚至在队友问其择偶标准时,她脱口而出:我喜欢独立的女人。虽得到一众嘘声,但不难看到作为花木兰的女性价值观的展现。在女性身份被发现之后,对于她来说替父从军不再是一种责任,一种光宗耀祖的行为,而是为寻找个人的意义,女性立世的价值。这是影片比《木兰诗》更多的人物形象,也是电影想要展现的真正人物内涵。[7]


《花木兰》电影预告  视频源于网络


(二)价值塑造



“忠孝”的核心的社会伦理规范有所保留,孝顺父母,光耀家族是“孝”。保家卫国,忠于君上是“忠”。但在电影中,人物的情感会有超越调整。比如说在李翔发现木兰是女子之后应当杀了她,这是一种“忠”。但他想到他对木兰的欣赏,木兰对他的救命之恩说出了“一命换一命”的理由,扔下手中利剑,转身离去;在木兰被发现女子身份,除名军队,自我怀疑思索后,抛弃了原有的光宗耀祖的想法,开始寻求个人立世的价值;在木兰衣锦还乡见到父亲,两人紧紧相拥,你会看到御赐的剑和玉佩已经被他们抛在了一旁的地上,于他们而言这种亲情已经超越了忠孝。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原因,西方文化较中国文化更加开放,追求独立,强调个人。所以电影中“中国面孔,西方个性”的花木兰也早已脱离了《木兰诗》中花木兰仍然是个中国传统女性的人物基础,支持冒险主义,发扬女性平等独立。同时也创造性地强调了花木兰的女性觉醒,对个人价值的关注。当然电影中也出现了各种中国元素,有中国风的渲染,但鉴于对中国文化理解程度不够,只是做到了中国文化特征的部分学习。“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电影生产者眼中也有自己对《木兰诗》的解读。对于这部东方的文学作品,他们攫取的闪光点在于主角花木兰,她作为女性的而不甘屈服男性,是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新时代女性的榜样。[8]



总体来说,迪士尼《花木兰》是对中国《木兰诗》的跨文化解读,既保留来中国元素,又体现西方文化价值,是将中西文化融合,继承与创新并进的大众传媒作品。不管是课本剧还是影视剧的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都是一种文化的跨界表现。




 注释



[1]左永娟.课本剧:“演”出语文之美——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编演课本剧[J].语文教学,2017(6)

[2][3][4][5]张 燕.浅谈课本剧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有效性运用——以《荆轲刺秦王》中“廷刺秦王”为例[J].课外语文,2020(13)

[6]汪海荣.课本剧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 (13)

[7]杜婕瑜.迪士尼电影对《木兰辞》的文化接受与创造[J].智库时代,2019

[8]艾素萍 .《木兰辞》与迪斯尼电影《木兰》的对比分析 [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10(33)


总编:凌逾

责编:王瑾


往期精彩


跨界经纬书评|徐诗颖:向岭南忠士致敬的悲歌    ——评谢友祥新著《南明王朝终局传奇》及其“岭南历史传奇”系列略述

跨界经纬出版特辑 | 李瑞晶:文化复兴浪潮下如何打造传统文化类图书?(上)

跨界经纬写作特辑 | 黄馨怡:微信公众平台在写作资源收集中的应用

跨界经纬汉字特辑丨黄露:创意形近字教学

跨界经纬声音特辑 | 王媛婷:声音写作教学法初探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1868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